方案背景解读
政策依据
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明确了不同阶段社会治理的目标,如 2020 年初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格局,2021 年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基本成型等。
《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》部署了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,内容涵盖数字乡村整体规划、基础设施完善、经济新业态探索等多个方面。
《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》提出了 17 项主要任务,包括完善党组织领导体制、发挥党员作用、规范村级组织事务等,以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。
建设思路
全面贯彻相关政策精神,结合乡村治理要求,建设 “政治、法治、德治、自治、智治” 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新体系和 “超融合、一体化” 的乡村治理新平台,明确各治理方式的具体举措和目标。
总体解决方案
治理体系建设
乡村治理体系概述:坚持党对乡村治理的领导,构建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,形成善治指挥链和共治同心圆,包括党的领导、自治体系等方面。
运营体系 - 网格 “五定”
定地点:镇街、村居实现多中心融合一体化运营,设立各类中心并统一地点。
定网格:划分多级网格,实现 “基础网格 + 党建网格 + 专业网格” 多网合一,提升治理智能化水平。
定人员:整合多元力量,形成网格员队伍,包括党建引领下的网格长、多元共治的专业和专职网格员以及全民参与的社会公众等。
定业务:实施全科业务,融合多部门业务,涵盖党建领治、居民自治、法治建设、德治培育、基础服务等类别。
定流程:梳理服务事项,统一办理处置流程,实现一口受理、事项联动和业务闭环,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信息,进行指挥调度和监督反馈。
治理能力建设 - 乡村治理基础平台建设
顶层设计:多中心融合一体化运营,建立全要素基础数据库,对接业务系统实现融合,基于电子地图展示信息和指挥调度,实现乡村治理五要素全方位融合。
技术架构:包括共治保障、安全保障、标准规范体系,基础设施层提供硬件支持,数据赋能层汇聚各类数据,业务平台层承载乡村治理基础平台,展示层面向多类用户提供服务。
数据基座:采集汇聚数据,建立基础库、主题库和辅助库,为治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持,推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开放。
辖区档案:有效管理各类对象信息,建立基底数据更新维护机制,涵盖全要素信息并开展空间制图。
事件调度:巡查指挥系统实现多级联动管理,具备事件任务管理等功能,辅助网格人员完成信息处理。
移动治理:治理通 APP 等终端为相关人员提供移动工具,实现多种功能,同时微信公众号为群众参与提供渠道。
实时指挥:利用通讯技术开发实时通讯平台,加强网格化指挥调度,提升应急指挥能力。
物联感知:基于物联网设备,实现对乡村治理各方面的有效感知和检测,提高问题发现和处置效率。
展示中心:以寿光市社会治理现代化平台为例,展示其具备的多种功能,如党建引领、综合治理、风险防控等。
主题应用场景
乡村治理主体应用:以乡村治理基础平台为支撑,根据业务需求生成主题应用,整合基础功能,实现线上线下业务开展。
党建领治系统:基于乡村治理中心体系,实现党建网格、双报到、领导包靠等业务,包括党员考核、党建宣传、三务公开等功能,推动党建工作与乡村治理深度融合。
矛盾调解系统:实现普法宣传、矛盾纠纷采集与调解、专家库建设等业务,支持多角色参与调解和多级调处,提高矛盾调解效率和质量。
疫情防控:基座平台结合业务需求打造 “线上防控” 体系,实现人员管理、信息采集、数据分析和预警,助力疫情防控工作。
全民参与乡村治理:搭建机制,组织多元主体开展政策宣传、社区治理、生活服务等业务,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,促进社区和谐发展。
政务服务帮代办:利用网格化体系,实现政务服务帮办代办,对接政务系统,提供多种代办方式,对服务人员进行绩效评价,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和质量。
民主议事:实现协商议事参与人员管理,包括注册、会议信息管理、议事过程记录和结论分析等功能,促进基层民主决策。
新时代文明实践:推动志愿者服务与乡村治理融合,形成良好社会风气,包括志愿者管理、服务类别统计、需求清单发布等功能,提升乡村文明程度。
党建宣传:党建宣传管理模块方便党员获取党建信息,包括要闻、课程等,管理员可进行内容管理和展示设置。
三务公开:实施村级事务阳光工程,公开党务、政务、财务等信息,保障村民知情权、参与权和监督权。
邻里生活:展示乡村风采和文化传统,提供生活动态分享平台,促进乡村文化交流和社区凝聚力提升。
文化活动场地管理:对文化活动场地进行管理,包括提供场地信息查询、预约等操作,方便群众使用,提升居民生活质量。
其他服务
为老服务:宣传养老资讯,提供惠民养老服务认领和预约办理功能,为老年人提供便利。
诉求服务:统一受理群众诉求,方便群众发布诉求,提高诉求处理效率。
法律服务: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途径和咨询方式,增强群众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。
更多应用领域
围绕基层治理,实现信息中心、出入管理、红色物业等多种应用,涵盖社区管理、税收征管、民生服务等多个方面,提升乡村治理的全面性和精细化水平。
建设效益分析
社会效益
释放基层压力,全民参与和大数据应用减轻基层负担。
促进社会和谐稳定,提升社会治安和风险防控能力。
提升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,营造良好治理格局。
数据支撑决策,强化党的领导。
主动服务群众,提高满意度和幸福感。
增强危机应对能力,有效处置突发事件。
经济效益
平台统筹建设,避免投资浪费,发挥规模经济效益。
高质量治理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。
加强治理优化营商环境,助力经济发展。
提升投入产出比,提高信息化投资回报率。